那些年我们追过的offer

楼主

xi_yangyang_du [离线]

1★☆☆☆☆

发帖数:471 积分:1482
1楼

写在前面的话
开这个帖子
第一 因为毕竟春招还有一批同学在找工作,包括我们班在内,现在也只是签了大概一半,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也希望可以帮到之后求职的学弟学妹,毕竟很多事需要提早准备
第二 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帖子,回溯一下自己这大半年的求职历程,做个纪念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想先说几点。
第一 本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我和我女朋友这大半年的求职经验,我本身情况下面会放下我的简历,我女朋友跟我是本科同学,硕士在南开大学国经所。我们有些单位冲突时也是分开投的。而且我毕竟是个学渣,也有很多地方网申没有过,也会借鉴一下我的大神同学们的经验。我们班七十多个人,有接近一半本科都是本校的,真的都是很优秀的同学。
第二 我会做到尽量客观,但是毕竟话从我嘴里说出来,而且我也受限于自己的成长环境,难免会有一定主观性,我会对我自己说的话负责,但不希望有所延伸,比如说学金融的人怎么这样,天津人怎么这样等等。我只代表我自己,并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第三 我会尽量用数字和例子来论证我的观点,但毕竟时间跨度有些长,有的时候记忆会出现差错,也欢迎大家指正。而且不同的年份,总部和分支机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也许会有很大差别,具体问题还是希望可以具体分析,多利用应届生论坛的各个板块。比如大家都说13年是最难就业年,可是其实我看了就业情况13年真的还算不错,而且那时候各个银行总行本科生还是可以投递的,14年起不光是只招研究生,而且只招某几所学校的成绩靠前的研究生了。所以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文所说的也会不准确,还是希望大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签名档

我要好好的。

发表于 2015/7/7 1:54:53

Jocelyn8022 [离线]

1★☆☆☆☆

发帖数:510 积分:1599
2楼





发表于 2015/7/7 3:38:36

Adolph [离线]

1★☆☆☆☆

发帖数:527 积分:1650
3楼

目录
关于背景。。。。。。。。。。。。。。。。。4楼
关于简历。。。。。。。。。。。。。。。。。5
学历学校专业。。。。。。。。。。。。。。。。。5
实习。。。。。。。。。。。。。。。。。6
证书。。。。。。。。。。。。。。。。。7
应届生自身定位。。。。。。。。。。。。。。。。。8
纵向来看。。。。。。。。。。。。。。。。。9
笔试。。。。。。。。。。。。。。。。。9
初面。。。。。。。。。。。。。。。。。10
单面(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10
无领导小组讨论。。。。。。。。。。。。。。。。。11
冲突选择。。。。。。。。。。。。。。。。。12
横向来看。。。。。。。。。。。。。。。。。13
四大。。。。。。。。。。。。。。。。。13
商业银行。。。。。。。。。。。。。。。。。13
保险。。。。。。。。。。。。。。。。。14
券商。。。。。。。。。。。。。。。。。15
基金,信托,PE等。。。。。。。。。。。。。。。。。15
政策性金融机构。。。。。。。。。。。。。。。。。16
tips18
关于读研。。。。。。。。。。。。。。。。。18
关于中财。。。。。。。。。。。。。。。。。18
关于学术。。。。。。。。。。。。。。。。。18
专硕学硕。。。。。。。。。。。。。。。。。19
关于运气。。。。。。。。。。。。。。。。。19
女生求职。。。。。。。。。。。。。。。。。19
海龟求职。。。。。。。。。。。。。。。。。19
关于兼职。。。。。。。。。。。。。。。。。20
关于人脉。。。。。。。。。。。。。。。。。20
写在最后的话。。。。。。。。。。。。。。。21



发表于 2015/7/7 5:33:29

妙哉 [离线]

1★☆☆☆☆

发帖数:556 积分:1744
4楼

关于背景
在求职的时候,曾经有面试被问到,有人说XX都是靠关系进的,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第一 我相信这种现象的存在,阶级固化可能存在于我们生活得方方面面,如果我事业小有所成,我也希望可以福荫子孙,我从来都觉得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也是背后家族之间的竞争
第二 但是我更相信,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一定是依靠真的有本事的人,如果我们的中高层充满了纨绔子弟,这个社会早就垮了。
第三 更有钱的人享受了更多的资源,包括更多的教育资源,我见过的许多家庭背景优秀的人也经历更好的教育,他们本身也是非常优秀的人
第四 我相信命,我相信也许我自己有着不可突破的上限,但是我更相信,我们的每一步选择也决定着我们不同的结局。就好比薛定谔的猫,其实物理问题我更愿意从哲学层面去理解,在你打开盒子之前,盒子里有着无限的可能,而当你在某个时机打开盒子做出选择,才决定了之后的结果
第五 我更愿意相信,所谓的黑幕存在于各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我不知道什么叫做有背景,什么叫做没有背景,一个有什么样背景的人需要跟我们一起辛辛苦苦网申,笔试,面试直到最后录用,直接安排进去不就好了吗。
很多事我们是无法决定的,比如背景,比如天赋。既然如此,那又何必介怀呢,我母亲曾对我说,你不是一个天赋很高的孩子,如果你一定要追求所谓的优秀,那你会活的很累的,我只希望你可以快快乐乐的,尽力就好。这也是我想说的,尽力就好。
关于我自己,我的求职过程中我父母从没有帮过做过什么,即使是面试中,也只有浦发天分和东方资管天津办事处问过我父母的职业,虽然我父母没有给我大富大贵的生活,可我过去这二十几年也算快乐,所以我不希望接下来的言论涉及我的父母,谢谢。
当地的户口在当地求职一般会顺利许多,因为这毕竟代表着你会更加稳定,而且在本地都呆了这么久了,多少有一些人脉。不过在北京,多说几句关于北京户口求职的事,其实北京户口在北京很多单位都是很吃香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占公司的进京指标,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大型的巨无霸央企,比如中粮,五矿。五矿的宣讲会我去听过,他们的人力亲口说每年的招聘指标有招多少的外地生源,招多少的本地生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生源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小。但肯定不是必须的,我有很多没有北京户口的同学,工作找的也不错。还是那句话,既然有些事情无法改变,就不要在意太多。
既然说到北京户口,在多说几句,北京户口现在指标是一年比一年少,这个是肯定的,而且基本上每个人只有应届生一次机会,剩下的就是什么高端人才了,跟普通人关系不大。至于北京户口的作用,买车买房这个就不说了,主要还是孩子上学,所谓的北漂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当你三十多岁事业小成,发现没有北京户口你孩子上不了学,那可真的是北漂最悲哀的事,另外当你跳槽的时候,可能有北京户口也会更好一些。最重要的,我们是学经济学的,经学学是解决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北京户口是稀缺资源,所以我觉得值得争取,我们班以至于金融学院很多同学都签了各大国有行北分,为的,不就是个北京户口吗,要么谁辛辛苦苦读这么久,愿意去工行北分做个柜员



发表于 2015/7/7 9:31:48

lucym [离线]

1★☆☆☆☆

发帖数:558 积分:1743
5楼

关于简历
关于简历的制作,其实不同的人简历都是各种各样的。不过有几点是大家基本都会注意到的。
第一 左上角的校徽和学校名字一定要有,可以让人一眼看出你的学校
第二 尽量把你的优势科目往前写,比如你证书比较多,那就把证书写的靠前一点,实习比较多,就把实习往前一点,因为阅读一份简历时间很短,写的靠后容易被忽视
第三 照片最好还是修一下,不过别修的太过了。
下面说一下简历的各个部分
学历学校专业
这三个里,把学历放第一个,因为学历几乎是硬门槛,有的规定了硕士以上的,本科就是不可以报。关于读研是否必要,我会放在后面单独开一章。这里面就不展开说了。
学校和专业,其实这两个几乎是互补的关系。在我求职的时候,有时候经常发现,有些地方面试,中财去,肯定要学金融的才可以,而清北,学什么的都可以。因为我本硕都是金融,其实还是挺吃亏的,有这么一句话,学金融的,去实业,一般只能投会计,人家倾向会计专业,去券商,人家倾向于本科理工的背景,去最对口的银行吧,发现人家不限专业。
哈哈,开个玩笑,不过在金融业,本科理工类的复合背景确实很吃香,我同学里有数理背景的工作找的也都不错。
注意一下,在学校方面,其实本科学校真的挺重要的。可以这么说,硕士学校决定了你的下限,而本科学校决定了你的上限。我很多网申没过的地方,基本上就是跪在了本科学校上。打个比方,工总要求学院成绩前30%的才有资格投递简历,不过本科非211的,全都被刷掉了。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我研究生一年说实话过得还是挺累的,因为基本上我上研之前的简历是一片空白,简历上所有的部分都是我这一年完成的。我经常有时候会想,寒假别人回家我还在实习,平时别人在睡觉我在看书,为什么很多简历还是过不了,但是转念想想,举个例子,我室友也是天津的,中财金融本硕,我室友高考时候的分数是634,我是585,我真的觉得,不管我这1-2年在怎么努力,也无法抹平从高考以来,我们之间的差距。想想也就认了,尽力就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签名档

xinlaizhadao

发表于 2015/7/7 9:06:10

beauty [离线]

1★☆☆☆☆

发帖数:573 积分:1788
6楼

实习
其实,实习这个东西说水也挺水的,说重要挺重要的。
说他水呢,因为其实一般除了留用的实习,一般实习干的活也就是出卖一下廉价劳动力,技术含量一般不会特别高,而且也就几个月,能学到点啥。不过重要呢,因为实习容易凑字数,一份实习下面最起码可以写几行,费劲千辛万苦过了CFA也就几个字。还有就是在你面试的时候,很多时候接触的都是HR,当然也有部门人员的时候,很多时候,对你的问题就是围绕在你的实习或者一些研究方向之类的,如果你简历一片空白,你说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不好发问不是。
其实我个人觉得,实习还有另外一层作用。比如说,你曾经在中金实习过,我们都知道中金的实习竞争激烈,那么你曾经在这里实习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你曾经通过了中金的筛选,也是对你能力的一种侧面证明。所以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建议去大机构实习。
这里多说一句,券商还是挺看重实习经历的,有过券商的实习,有助于在网申券商的时候更好的通过,其他的倒不是十分重要了。
说一下找实习的途径,从易到难分别是,师兄导师推荐,学院推荐,学校论坛和应届生网站。
师兄或者导师的推荐,是最靠谱,也是最简单的途径,因为实习这个事情不像校招,也就招1-2个人干活,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弄得动静很大,很多时候都内部解决了,而且有的单位是不对外招实习生的,比如各个银行的总行。
学院推荐这个就关注一下自己班里的公邮,至少在中财是这样,信息也是蛮多的,用人单位会发相关的招聘到学院,学院会发到各个班的公邮,这样投递,命中率也很高。
学校论坛这个就要看各个学校的情况了,其实中财没有自己的论坛,不过中财就业网也有相关的实习板块。除此之外我关注比较的是小天鹅BBS(对外经贸的论坛),天地人大(人大的论坛,其实人大还有一个品知人大的内部论坛,但是没有号进不去)相关的实习的板块,
应届生这个就不多说了,应届生就有。在另外推荐几个微信公共号,金融职路(FICAJOB),金融招聘(lovebanker),找实习(zhao_shixi)
在说下实习的投递
第一 最好不要用QQ邮箱以免被屏蔽,早点伸个163什么的邮箱以后校招也用得到
第二 邮件的题目一般招聘的都会有要求,如果没有的话,尽量把名字,学校,专业都写上
第三 如果没有明确禁止的话,最好把简历复制一份到邮件正文里,当然附件也一定要有
第四 时间一定要尽早,实习通常是招满即止的,一般拖到截止日再投的话,也没啥用了。
在实习过程中,其实大家都是从最基础的事做起的,这一点真的是这样。一定要自己勤快点,多问问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而且多留意一下别人在做什么。其实实习是简历里唯一可以美化的部分,有些工作你可能确实没全程参与,但是看得差不多,也可以适当的写进简历了,但是一定要自圆其说,别太夸大了。我绝对不赞成作假,但是适当的美化,是可以的。
这里多说一句券商的实习,其实很多的券商都是通过实习生来留人,一定要尽量的表现好一点,有的时候可能部门没有招聘计划,老总看重你的话,也会非你申请名额的。而且券商一般实习长一些比较好,我在券商实习留用的同学,通常都实习了6个月以上,除此之外,在某个地方的实习,在你未来投这个部门的时候,也会增添一定的砝码。
实习完之后,在往简历上写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你在实习中都做什么,能用数字或者举例的就数字或者例子,实习感想什么的不用往简历上写。比如说我通过实习学到什么什么,可以在面试的时候说,在简历这个阶段,没有必要写了。
对了补充一下,有两个东西是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的,一个文字功底,一个是做PPT,如果实习有相关任务的话,可以多多锻炼一下



发表于 2015/7/7 12:10:15

jianzaoshi11111 [离线]

1★☆☆☆☆

发帖数:511 积分:1604
7楼

证书
其实金融业证书不多
证券从业,CPA,CFA,FRM和司考,主要就是这几个。
其实证书这个东西,确实有助于你通过网申,不知道大家都希望从事什么行业,你可以关注一下你所要投的行业中几个优秀公司的历年招聘信息,是否有写过XX证书优秀,也好早做准备。这里面多说一句司考,可能考这个的确实少,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在知识的深度不能有所成就,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展知识的广度。这个在你将来求职的时候,可能会是你比别人突出的一个方面
也有很多人在问,究竟应该考哪个或者说先考哪个。
我觉得我们要考虑考什么的时候,更重要考虑的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我如果要准备这门考试,我要付出什么,我要错过什么,如果我不去复习这门考试,那这个时间我会做些什么。其实,很多时间,就算我们不去考试,也是被浪费了,甚至很多时候,就算人去自习室了,可能一上午都在刷微博,刷微信。
当然了,我也是个学渣,也没怎么考试,我当然是同意人生得意须尽欢,与有情人做快乐事的。不过,我只想说,你现在所付出的每一件事,最后都会得到回报,你现在所逃避的每一件事,最后都会付出代价。
关于先考哪个,这个肯定是先考把握大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偏好不一样,学习背景也不一样,这个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侧重于广度,可以的话,多考几门。
其实在面试过程中,你考过XXX证书,对于面试官的印象应该确实有加分,不过除了券商,基金等专业性机构之外,可能被问到相关专业问题的几率还是较低的,而且就算问到,也不会很难。所以很多可能考下证书比较早,之后专业知识有所遗忘的同学还是不用太担心,但是最好还是面试之前复习一下相关知识,别一点都不会,容易被人怀疑简历的真实性
社团及其他
社团其实这个问到的概率也是蛮大的,因为金融不像IT码农,很多时候是要和人打交通的,平时写报告的行研也需要和基金经理搞好关系,也需要去新财富拉票的。所以交际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很看重的一个方面,不管是班长还是学生会干部,最重要的是你都参与过什么活动,出现过什么棘手的问题或者矛盾,又如何解决的,这一点在面试中也经常会被问到或者模拟,有相关经历的同学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最后就是相关才艺了。这个其实倒不是很重要,当然有肯定比没有好,我记得国开行苏州分行发面试通知的时候好像就是直接说有相关才艺的同学请携带乐器。这个肯定是加分项,但是很多东西都是从小培养,也没必要太在意,没有也没事的话。
其实简历里有一个方面我没有写,因为我确实也没有,这也是我最大的硬伤。就是相关论文,因为我确实是个学渣,我也选了一个对学术方面要求不是很严的导师。不过都读到硕士了,没发表过文章,甚至没跟老师做过几个项目,确实,也是有点缺陷,面试时候也被质疑过。不过这个,路自己选的,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我本身确实不喜欢读书,读研也只是运气比较好。如果你不是很抵触学术的话,最好还是有一些相关的学术成果。而且这个尽量往前放一点,放在学校下面,会好一点。这个因为我本身也没有,所以就不展开说了。



发表于 2015/7/7 13:22:35

transuper [离线]

1★☆☆☆☆

发帖数:515 积分:1614
8楼

应届生自身定位
求职之前的定位,还是挺重要。每个人可能情况都不一样。我说一下我自己的,权当参考
关于行业,我求职的方向限定在金融业,除此之外的比如互联网,快消,公关等等,我全都没有投,我不否认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优秀的公司,但我毕竟学了6年金融,身为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专业性研究生,你让我去卖洗衣粉,我可做不来。
金融业,我主要分为了四类(分先后)
政策类金融机构(体制内单位,通过自身地位挣钱,比如总行,政策性银行等)
专业类金融机构(市场化单位,通过专业性挣钱,比如券商等)
资源类金融机构(部分市场化,很大程度上依靠拉资源挣钱,比如商业银行等)
其他
这个我后面会在具体展开说,而且重点说一下第一类,因为这也是我的主要求职方面
除此之外,因为我本身英语不好,所以外资机构基本上就没投,这里就不说了。
关于地区,我求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因为毕竟我父母,女朋友,多年的交际圈都在这一块。其实本硕这几年,江浙一带去过六次了。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我真的觉得江南一带挺好的,可惜可能我是无缘定居了。包括还有金融中心上海,改革开放前沿广深等等,都有数量相当多的金融企业。我们班同学过了某国有行上分的总行储备生,申万,复星集团,某国有化广州省分,国开深分等等。其实中财每年都有就业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毕业生留京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而且其实很多同学都是有北京的offer的,不是因为留不下才放弃北京,而确实是因为自己不想在北京。在外地,中财的影响力也许确实会低一些,但是不会有那么不堪。
关于待遇
每个人对于自己求职时候的薪水肯定都有一个自己的期望,我说下我的吧
年薪 对应水平(上下可能有浮动)
12 还可以
17 不错
17+ 很好
我在说一次,这只是个人意见,只代表我自己的想法。
我解释一下,因为我虚荣心比较强,月薪怎么也得五位数才能说得过去吧,五位数最低就是1W,一年就是12,再加上5W的年终奖,就是不错的水平了。再高就是很好的水平了。在下面横向讲各个单位的时候,如果待遇我知道的话,我就会用还可以,不错这种话来说,就不说具体的数了,毕竟薪酬还是毕竟敏感的一个话题。
说点实在的,我们每个人交三方的时候,学校都有一个就业统计的表,上面月薪部分的选项最高也就是1W2+了。而且学校的就业报告里中财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6000左右,在朋友圈看过一个毕业几年以后的薪酬统计,毕业三年以后,金融专业平均月薪在1W4左右。



发表于 2015/7/7 15:07:27

MamieZhao [离线]

1★☆☆☆☆

发帖数:532 积分:1668
9楼

纵向来看
先从纵向梳理一下求职,也就是梳理求职的各个过程。
首先是网申
先说一下信息的搜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应届生求职网这个大家都会去的网站,因为应届生分为置顶的一般的。置顶的部分因为在上面,我们肯定都会投,但是下面非置顶的部分,其实也有很多好单位的,这个也可以多注意下。除此之外我主要关注的就是中财的就业网,因为对外经贸和人大的就业网都需要账号,所以也没有多看。
除了这种渠道之外,如果你有自己的倾向性,也可以多多关注各个单位自身的官网。尤其是券商和基金等,以券商为例,其实很多单位的招聘信息在应届生上没有,当然也有可能我自己没有看到。比如银河,海通等等这种大型的券商招聘公告我都没看到,中信建投的还是最后一天截止日的时候才看到的。
还有校招和实习不大一样的就是,校招一般笔面试的开始时候大多都在截止日之后,就算在截止日最后一天投,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当然肯定越早投越好。
另外我推荐大家在求职的时候,自己建一个EXECL的表,记录一下投递的日期,单位,职位等,因为到后来投的越来越多了,难免会忘,回来你去单位面试连自己投的是啥都不知道,先不说面试官可能会质问你,就算你查笔经,面经什么的也不好查。
笔试
笔试这个其实各个单位都不一样,比如券商等专业性单位笔试通常都是专业类笔试,比如证券的相关知识,这个具体题目大家都可以找一下,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机构都是考察的英语和行测。
因为我笔试从来也没准备过,行测这个东西就是多做做吧。英语,我自己英语也不好,求职之前的那个6月我裸考了一次六级,是427分。我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但是我笔试很少有挂的,所以我怀疑男女是不是分开排名的。哈哈 也只是个人推测哈
注意一下我印象里有两个单位是比较特殊的
一个是浙商银行,浙商银行的笔试全部都是大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也都是金融专业方面的知识,我记得有考察流动性陷阱,破产清算顺序,房价,反垄断之类的。在面试的时候,也比较侧重于学术方面的能力。
还有一个是国开行,其实国开行的笔试是我经历过的相对比较难的,国开的笔试分开三个部分。1小时的英语,休息半小时,然后1小时行测,休息半小时,最后是1个半小时的申论。
国开的英语还是挺难的,有单选,完型和阅读。单选20个,有一半的题,四个选项的单词我全都不认识,全都是蒙的C。完型和阅读毕竟文章长,相对来说容易一些,阅读大概反正面一篇A4纸的长度
行测是60分钟90道题,这也是我最赶得一次行测,也就快交卷的时候蒙了几个才写完
申论是3道题,一篇总结观点,一篇写建议,一篇议论文,题目是畅想未来的金融。
国开的笔试大家都能看出来时间拉的长,而且各个部分时间都很紧。所以这里面有一点窍门,就是国开的笔试是纸质的卷子,会提前十分钟发卷子,一定要发卷子以后就打开开始看,这样时间就会多十分钟,要不肯定做不完的。
其他一般的机构也就是行测,而且题也不难,时间也不紧,一般我都会富裕一些时间的,所以大家如果想准备的话,多做做题,这个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其实行测虽然做了很多,但是我也不知道标准答案,而且基本上所有单位也不公布成绩排名之类的,除了一家,中石化。当时中石化的笔试是当场一分钟出结果的,这也说明技术上还是可以的,我也不知道为啥其他机构都不出。我当时的分数是87.5,看到之后还觉得自己挺高的,后来看到面试的分数线,所有的金融会计类的面试线都是94以上,看到工科一片六七十的分数线,真是欲哭无泪,学经管的都是大神,所以大家还是尽量考高一点吧



发表于 2015/7/7 19:37:34

phillar [离线]

1★☆☆☆☆

发帖数:537 积分:1681
10楼

面试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熟练的过程,所谓百面称霸,自我介绍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很紧张,无领导的时候刚开始不知道如何表现,结构化也不知道如何随机应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面临的情况也不一样,只能说通过不断地面试或者模拟来提高自己。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网申的时候,尽量多投一些单位,确实有些单位我不会去,比如说四大,但是通过这个不断面试的过程,也可以提高自己,也为自己将来应聘心仪的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面
其实初面这个东西比较笼统,有的单位是在笔试之前进行的,有的是在笔试之后进行的,也就是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当然后面你可能参加群面,结构化之类的可能也会涉及到自我介绍,这里面就先拿出来说了。以我自己举例吧
各位面试官,大家下午好,我叫XX,我来自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硕士在读,预计于2015年应届毕业,我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我年纪相对比较小,我出生于91年8月,如果有幸入职贵公司的话还不满24周岁
第二,我学习能力比较强,实习经历比较丰富,先后在XXX实习过,考下了XX证书(复述简历的部分)
第三,我的抗压能力比较强,我14年6月考下了CFA一级证书,在我准备CFA的同时我在KPMG咨询实习,四大的实习强度还是比较大的,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都要上班,利用业余的两个月的时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
第四,业务爱好比较广泛,我爱好钢琴和篮球,并在社团担任了一定的职务(复述简历)
如果是一分钟自我介绍的话,大概就是这些了,如果不限制时间的话,下面还要加一些针对不同单位的不同内容,比如说我今天申请的是XX职位,然后谈一下你申请这个职位的优势,或者和你本身比较匹配的地方,这个因为各个单位,职位啥的也不一样,就不多说了。
之前有个和我一届的同学本科毕业时总结的商业银行求职经历,这个在下面说商业银行的时候,我也会贴出链接,供大家参考。里面提到初面的时候很多银行被问到你有没有资源,不过,在我的求职过程中,我的初面从来没有被问过父母的工作。我经历的比较随意,就算有问题,也就是随便问问。这个可能是因为时间的推移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求职背景的不同,所以这个我多提一句。
其实初面还是比较简单的,我觉得参考价值可能也不大,还是主要看网申或者笔试。不过有些比较奇葩的单位,比如说北京银行,北京银行在北京的两轮面试,都是自我介绍。我也不知道他挑人的标准是啥。
所以这个自我介绍是值得好好准备的,不管什么单位,基本上都会有这么一项。而且可能不同的面试官对于你简历的不同部分,也会有所侧重,也需要你在面试中不断地调整。
单面(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
这种面试一般和群面一起或之后。在和群面一起的时候,通常和群面有关,比如提问你觉得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们团队有哪些优劣势,让你挑选3个人晋级你怎么选等等。
而单独的结构化面试,问题一般围绕匹配度展开,比如为何选择这家机构,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位,对机构和职位有什么了解,你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等。这里面举个例子,我面邮储总行的时候,面的是消费信贷部,三个人一起面的。一个是人大经济学院本硕第一名,她说了邮储自身经营情况,包括分支机构数目,资产负债规模,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另一个是北航+五道口的,她重点在于消费信贷市场,中国的经济构成,消费市场情况,美国消费市场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以上他们都是有很详细的数字支持的。这也可以像用人单位表明你的准备很充分,是十分有诚意求职的。在单面的时候,一定跟和你一起面试的人熟悉一下,问问他们面试的过程中都被问了什么,因为你们毕竟是一批的,很可能题目有相似性。
当然还有些是专业方面的面试,这里面就不展开说了,专业知识这个比较主要靠平时积累,不是随便看几篇帖子就可以突击出来的。



发表于 2015/7/7 21:24:07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