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改版:稳步迭代中的产品情怀
浏览量:105 回帖数:0
1楼
随着购物场景的丰富,纯手工记账的时代已渐行渐远,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手机记账提供了可能性。用户通过手动录入或者账单自动导入,来完成整个的记账过程。有需求就有市场,随手记、挖财、鲨鱼记账等app便应运而生,来帮助用户理清自身财务状况,培养良好的负债意识。
从17年开始用随手记,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两年了。前几天发现随手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产品改版,因此就从一个产品新人的角度,尝试着分析随手记的改版。
希望通过本次分析,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随手记App改版解决了什么问题?亮点是什么?
从随手记的改版能学到什么?
【市场分析】
通过易观智库的数据,记账类应用中,随手记以1139.6万活跃用户列行业第一,远超其他的记账软件。受用户喜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所有的资产管理平台,核心都是在于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大多数软件在账户陈列及支出分析上都略显单薄,但随手记作为专业财务软件金蝶旗下的公司,随手记对账目的处理及分析就显得专业得多,除了能按年、月、周看到每个时间段的开支,还有收入/支出图表、账目分类以及变化趋势,强化个人对自身财务状况的感知。


【改版整体分析】
1.App改版依据

(旧版)(新版)
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
从用户年龄阶段阶段来说,90后消费水平正处于高峰,00后也逐渐崛起,他们的记账需求也日益旺盛。在消费低龄化的前提下,随手记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用户的注意,那么就要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因此,不管从交互,还是界面设计上,随手记都要对原先古板的设计做出改变,以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标准。
以用户使用场景为核心
以前的记账软件,多重点突出“记一笔”功能,让用户一眼就能看到记账按钮。这种设计,前期对于用户习惯培养来说非常重要,但“记一笔”太过于强调,反而会对整个页面形成遮挡,不利于其他功能的曝光。而在用户记账习惯已养成的后期,实在是不需要这么强调“记一笔”按钮。
因此,随手记的新版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回归到了财务管理工具的本身——记录和分析。在满足用户记账需求的前提下,给了图表、预算等工具专属的一级入口,为用户搭建了一个便捷的财务分析工具台。

(随手记老版)(挖财)
2.核心改版功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随手记的改版主要从年轻化、回归工具本真两个方面,那么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下有哪些细节的变化:
记一笔功能调整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记一笔的按钮从顶部的悬浮位调整到下方的导航栏,在解决它遮挡页面其他信息的同时,还突出了流水页,提高用户对个人支出的重视。缩在导航栏的设置,也让整个页面显得更加平滑。
新增置顶工具栏
在老版本中,顶部的工具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它仅仅是作为一个消息通知和系统设置的入口,但是新版的置顶导航栏中,消息通知和系统设置入口整合,剩下的流量入口留给了图表、预算工具及社区业务,既增加了常用功能的快捷使用,又增加了业务方的入口曝光,为后续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记账详情页调整优化

页面的改动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流水金额更突出,拍照的图标放在金额栏,避免用户使用时产生歧义;二是虚拟键盘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更清晰的功能区分,更大程度的避免了误触。
这两个优化都极大地增强了记账功能的易用性,用户操作更加便捷。
3.从随手记的改版能学到什么
总的来说改版比较成功,是随手记稳中求变迈出的第一步。通过本次的改版可以看出,随手记的产品风格更年轻化,并在工具的易用性上下了不少功夫。作为从业者的我们,除了在解析随手记改版的本身变化之外,还可以学习如何一款app该如何平稳友好迭代,这点随手记做的相当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在保留特色的同时,回归记账工具场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进行改版
时代进步,产品更新,为了不影响留存用户的使用,产品又能稳步迭代,随手记在改版时,保留用户常用功能露出,分析用户记账场景,为用户提供工具化支持在保留用户习惯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最能体现产品情怀的是,为了照顾老用户感受,改版还支持版本回滚,用户可通过设置引导,切回老版本。

如何平缓发布一个大版本
几乎所有产品都会经历一次耳目一新的改版,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让老用户一脸懵,从而导致产品被差评,而随手记的处理就比较到位。
理想情况下,发布一个大版本之前,应该先将大版本拆分成若干个小版本,先推出,然后倾听用户反馈。但实际工作中,这么做的成本太高,若用户反馈渠道闭塞,则也不能及时获取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随手记从两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是,V12改版后,针对全体用户准备了告知书,文章中详细阐述了改版的初衷,打感情牌赢得用户好感。而从文章后面的评论来看,用户反馈也确实一致看好;
二是,引导用户使用新版。改版之后,用户难免对新版本不熟悉,为了加快用户熟悉的进度,通过产品引导及社区内容,对用户进行教育,加快用户熟悉新版本的进程。
从17年开始用随手记,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两年了。前几天发现随手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产品改版,因此就从一个产品新人的角度,尝试着分析随手记的改版。
希望通过本次分析,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随手记App改版解决了什么问题?亮点是什么?
从随手记的改版能学到什么?
【市场分析】
通过易观智库的数据,记账类应用中,随手记以1139.6万活跃用户列行业第一,远超其他的记账软件。受用户喜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所有的资产管理平台,核心都是在于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大多数软件在账户陈列及支出分析上都略显单薄,但随手记作为专业财务软件金蝶旗下的公司,随手记对账目的处理及分析就显得专业得多,除了能按年、月、周看到每个时间段的开支,还有收入/支出图表、账目分类以及变化趋势,强化个人对自身财务状况的感知。


【改版整体分析】
1.App改版依据

(旧版)(新版)
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
从用户年龄阶段阶段来说,90后消费水平正处于高峰,00后也逐渐崛起,他们的记账需求也日益旺盛。在消费低龄化的前提下,随手记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用户的注意,那么就要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因此,不管从交互,还是界面设计上,随手记都要对原先古板的设计做出改变,以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标准。
以用户使用场景为核心
以前的记账软件,多重点突出“记一笔”功能,让用户一眼就能看到记账按钮。这种设计,前期对于用户习惯培养来说非常重要,但“记一笔”太过于强调,反而会对整个页面形成遮挡,不利于其他功能的曝光。而在用户记账习惯已养成的后期,实在是不需要这么强调“记一笔”按钮。
因此,随手记的新版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回归到了财务管理工具的本身——记录和分析。在满足用户记账需求的前提下,给了图表、预算等工具专属的一级入口,为用户搭建了一个便捷的财务分析工具台。

(随手记老版)(挖财)
2.核心改版功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随手记的改版主要从年轻化、回归工具本真两个方面,那么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下有哪些细节的变化:
记一笔功能调整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记一笔的按钮从顶部的悬浮位调整到下方的导航栏,在解决它遮挡页面其他信息的同时,还突出了流水页,提高用户对个人支出的重视。缩在导航栏的设置,也让整个页面显得更加平滑。
新增置顶工具栏
在老版本中,顶部的工具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它仅仅是作为一个消息通知和系统设置的入口,但是新版的置顶导航栏中,消息通知和系统设置入口整合,剩下的流量入口留给了图表、预算工具及社区业务,既增加了常用功能的快捷使用,又增加了业务方的入口曝光,为后续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记账详情页调整优化

页面的改动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流水金额更突出,拍照的图标放在金额栏,避免用户使用时产生歧义;二是虚拟键盘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更清晰的功能区分,更大程度的避免了误触。
这两个优化都极大地增强了记账功能的易用性,用户操作更加便捷。
3.从随手记的改版能学到什么
总的来说改版比较成功,是随手记稳中求变迈出的第一步。通过本次的改版可以看出,随手记的产品风格更年轻化,并在工具的易用性上下了不少功夫。作为从业者的我们,除了在解析随手记改版的本身变化之外,还可以学习如何一款app该如何平稳友好迭代,这点随手记做的相当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在保留特色的同时,回归记账工具场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进行改版
时代进步,产品更新,为了不影响留存用户的使用,产品又能稳步迭代,随手记在改版时,保留用户常用功能露出,分析用户记账场景,为用户提供工具化支持在保留用户习惯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最能体现产品情怀的是,为了照顾老用户感受,改版还支持版本回滚,用户可通过设置引导,切回老版本。

如何平缓发布一个大版本
几乎所有产品都会经历一次耳目一新的改版,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让老用户一脸懵,从而导致产品被差评,而随手记的处理就比较到位。
理想情况下,发布一个大版本之前,应该先将大版本拆分成若干个小版本,先推出,然后倾听用户反馈。但实际工作中,这么做的成本太高,若用户反馈渠道闭塞,则也不能及时获取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随手记从两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是,V12改版后,针对全体用户准备了告知书,文章中详细阐述了改版的初衷,打感情牌赢得用户好感。而从文章后面的评论来看,用户反馈也确实一致看好;
二是,引导用户使用新版。改版之后,用户难免对新版本不熟悉,为了加快用户熟悉的进度,通过产品引导及社区内容,对用户进行教育,加快用户熟悉新版本的进程。
发表于 2019/3/21 22:41:37

